书记思政第一课——翻译中国,勇担使命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使者

来源:yl8cc永利官网发布时间:2024-03-25浏览次数:16

  3月14日下午,永利集团开展了2024年春季开学思政课教育学习,学习主题为“翻译中国,勇担使命——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使者”。本次课程由yl8cc永利官网邓永忠书记授课,学习内容主要围绕新时代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和中国译者的使命两大方面来展开。

  邓永忠首先带领同学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百年奋斗历程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他接着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宣传思想文化领域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指引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由此引入本次课程的主题:翻译专业的学生应如何结合专业实际,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担当起新时代使命,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善于用中国故事讲清中国理论、用中国话语阐释中国实践,把我们的制度优势、发展优势真正转化为话语优势,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做出贡献。

  邓永忠在课堂中讲到,早在2015年1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就形象地指出,我们党带领人民就是要不断解决“挨打”、“挨饿”、“挨骂”这三大问题。经过几代人不懈奋斗,前两个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挨骂”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在国际舞台上,我国的国际形象依旧难以摆脱“他塑”的困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拓展文化传播渠道,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由“他塑”转向“自塑”,需要我们译者在其中担任“话筒”和“桥梁”的作用。

   针对如何讲好中国故事,邓永忠指出,翻译作为国际话语权构建的关键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话语海外传播的质量,在提升国家软实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回顾中国的发展史,翻译为唐宋时期的辉煌和近代中国由弱转强、逐步走出闭关锁国的困局、踏上了民族振兴的道路曾扮演过至关重要的角色。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要让我国经济与世界并轨,文化、政治为世界所知所认可,构建国际话语权,提升国际影响力,就必须通过翻译实现“翻译世界”到“翻译中国”的转变。

   除此之外,针对人工智能对于翻译的影响,邓永忠通过生动的翻译实例说明,人工智能等翻译新技术在便利、效率和成本等方面的确更胜一筹,但当涉及缜密的逻辑问题、深刻的哲学术语、风格独特的文学典籍翻译时,仍需要人类独特复杂的情感投入与对历史文化知识的巧妙应用。因此,我们需要用更广博的知识来滋养自己,更多元的思想来理解他人,更丰富的情感来体悟文学,更纯熟的技巧来运用语言,优秀的翻译人才在未来仍大有可为。进入新时代后,我们还要把中国介绍给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将中国文化传播出去,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需要通过各国语言来铺路,我们更需要担负好“语通中外、道济天下”时代使命。

  在此次思政第一课当中,邓永忠带领同学们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加强了同学们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与使命的认识,激励同学们坚定专业学习信心,将个人发展和国家发展紧密结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服务于社会和国家,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和专业本领的复合型人才。


图文/刘启航

初审/杨宗琳

复审/卞琛

终审/邓永忠